潛水教練夢想之路
最近雨不停,大家應該都悶壞了,季節轉換之餘潛季也進入尾聲;其實我覺得冬天在台灣下水反而比較開心,海裡顯得清靜許多,只不過要換上令人心煩的厚重防寒衣,還有面對寒冷的水溫.
前幾天剛好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關於成為潛水教練的生活總總之類的採訪,想當然分享的是某潛水中心,標題當然是歡迎大家成為教練;這種文章或是書籍相當多見,不過我個人對於這種消費夢想的行為比較不以為然,當然店家的廣告行為基於商業也沒錯,只不過這讓許多人忘記了實際面的現實.
能了解有許多人對於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很令人嚮往,只是希望在下決定以前能夠想清楚並且全盤了解,真正把自己的興趣和熱愛當做職業志業在經營的時候,那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在每個假日空閒之餘,總想著這個完美的天氣要到哪潛水,想到哪去潛,潛幾次,高興跟誰那是休閒.
每天早晨醒來都要笑臉面對客人,查看今天的潛水行程,無論是雨天晴天,就算潛點你去了幾千百次,由不得你選,也許身為教練你喜歡fun dive不過今天剛好是ow課程…這是職業.(還有什麼感冒了MC來也是要下水)
當這種日子過了半年一年,還是你所認為想要的嗎?但是這篇文章都還沒打到一半…..
近幾年很流行所謂打工度假,到國外生活除了可以增進世界觀,體驗不同的文化,也大大提昇自己的競爭力,假如不想跟一般人一樣從事一些勞力的打工方式,剛好身上有一點存款,那參加教練培訓課程以後就可以用教練的身分到世界各地工作,換句話說:教練的身分是一張前進世界的門票.
又或者只是想挑戰自己,不是以職業為目的所以參加教練考試,這樣的人也不再少數;總之教練考試是第一個目標.
許多人都以為參加了培訓到考試的完成,就成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教練,無論是導潛,或是各種課程:從體驗潛水.水肺潛水.泡泡小勇士.海豹隊.青少年開放水域.開放水域.進階開放水域( 深潛.導航.頂尖中性浮力.數位攝影.夜潛.船潛.高氧)救援潛水.緊急第一反應.潛水長全都會在教練培訓當中學會,那你就錯了!
以國內來說,大部分的教練培訓課程著重在考試的通過,也就是OW的教學,對於實務上會用的到的技巧跟知識或是課程安排沒有太多說明.許多人都是通過考試以後才學習的.這一點在國外的教練培訓上可能會來的紮實一些,於此不再贅述.
再來,以出國為目標的朋友們,另一個要素就是語言能力,擁有教練執照的人比比皆是,但為什麼能出國工作的卻那麼少,除了能夠獨立執行工作外,還要能聽懂主管交辦的事項,或是跟其他單位進行溝通,更甚者能進行第二語言的潛水教學,畢竟什麼報導還是文章上所寫的中文市場需求很大,那都是過去式了,光台灣的教練考試一年兩次少說也有產出一百個教練,還不包括中國,那那麼多中文教練當中要怎麼能夠跳脫出來,以我過去視訊面試的經驗,語言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環.
小島生活:潛水知名的景點,通常是一些鳥不生蛋的地方,就算能進到城市裡,生活機能也不是很好(有一次骨折兩天才能去醫院),下班以後只能獨自找消遣.娛樂,看書.運動.結交當地朋友,或是潛水(我是這樣,上班潛,下班也潛),如果這種低科技生活對你來說不是很大的問題那恭喜了!還有別抱著僥倖以為反正會有網路,可以看看影片阿什麼的;很多國家的網路是算流量算G的(這時候要慶幸生在台灣有網路吃到飽), 就算花的起這費用,網路速度還不見的很給力.
小小地球村:一個度假村裡面的客人跟員工來自世界各地,通常會有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歐洲等等,每個國家的文化習慣不盡相同,跟同事要能相處愉快也要能面對不同國籍的客人所給的難題.
工作內容:潛水教練其實還滿勞力的,有時候搬搬氣瓶以外作些維修保養順便也能增加自己的專業知識,有時候一趟出船可能要準備十幾二十套裝備結束要清洗,都是日常.
對我來說,成為教練是我這一生最正確的選擇,不曾後悔,而且非常快樂,能夠教育人們用安全的方式愛上海洋,並且為之生活;假如你覺得這些再加上現實的層面對未來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不論是什麼行業,抱持正確的態度當然是必須的,還有一顆非潛不可的決心,那歡迎大家進入這間辦公室就在海邊的公司.
Life for dive . Dive for live .